一、考情分析
自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以來,中國在疫情的防治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果,但是就這兩年的發展情況來看,疫情的防治已經常態化,控疫、防疫已經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在考試中,可能會以這一熱點為引子,考查古代的一些疫病及防治,以及古代的疫病給現代防疫的一些啟示。這一部分的知識點比較零碎,故將此部分內容整理如下,以供大家備考。
二、知識呈現
三、知識鞏固
1.據記載,元惠宗至正四年(134年),“福州、邵武、延平、汀州四郡夏秋大疫,死人無算”。元代文學家揭候斯也作詩云:“近聞回中章大作,不向村原與城郭。全家十ロ一朝空,忍饑種稻無人獲。”這說明,當時福建地區( )。
A.社會經濟急劇衰退 B.瘟疫災害異常嚴重
C.重農抑商政策松弛 D.政府消極應對瘟疫
2.西漢政府在蝗災旱災之后,對疫病患者進行隔離,“民疾疫者,舍空邸第,為置醫藥”;南齊時設立了“六疾館”用以隔離病人;隋唐時期有“病坊”,一些寺院也收治病人。這些史實說明,我國古代防疫活動的開展( )。
A.是商品經濟繁榮的結果 B.受到了外來宗教的援助
C.得益于救治機構的建立 D.源于大一統的政治體制
3.公元前323年,亞歷山大染疾身亡,他建立的大帝國隨之土崩瓦解。這說明疫病一定程度上影響( )。
A.社會制度的更替 B.政治制度的調整
C.生產關系的變革 D.歷史發展的進程
4.南北朝時期的“六疾館”,有學者認為可用以隔離患病之人。南宋真德秀知泉州時,鑒于“淤泥惡水,停蓄弗流,春秋之交,蒸為癘疫”,作《開溝告諸廟祝文》,興工清理溝渠。這說明了中國古代( )。
A.中國最早出現了專門機構來隔離病人
B.已出現從公共衛生角度對疫病防和治
C.疫情導致了社會政治經濟的巨大變動
D.中醫藥學具有豐富的臨床診療的經驗
5.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周設巫祝,負責驅除癘疫;人們通過表演“儺”戲,取媚神祇。西漢元康二年宣帝詔:“其令郡國被災甚者,毋出今年租賦。”東晉葛洪著《肘后方》,是中國第一部臨床急救手冊,最早記載天花、恙蟲病?!短坡墒枳h》載:“其穿垣出穢污者,杖六十;出水者,勿論。主司不禁,與同罪。”明代隆慶年間寧國府天花流行,當地醫師用人痘接種法進行防疫。英人琴納發明的牛痘接種法于嘉慶十年傳入我國,并逐漸取代人癥接種法。
——摘編自梁峻《中國古代防疫資鑒》
材料二 習近平在第73屆世界衛生大會視頻會議開幕式上表示:“中方始終本著公開、透明、負責任的態度,及時向世衛組織及相關國家通報疫情信息,毫無保留同各方分享防控和救治經驗,盡己所能為有需要的國家提供了大量支持和幫助。”多家海外媒體在報道中指出,中國為應對疫情采取的措施快速、高效、有力。德國《世界報》網站刊文指出:“面對緊急形勢,中國制度發揮出巨大效力。”
——摘自《人民日報》及習近平在第73屆世界衛生大會視頻會議開幕式上的致辭
(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古代中國疫情防控措施的變化。
(2)綜合以上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疫情防控的認識。
-參考答案-
1.【答案】B。解析:福州等四郡“夏秋大疫,死人無算”的記載和元詩中“全家十口一朝空,忍饑種稻無人獲”的現象,表明當時福建地區瘟疫災害異常嚴重,B項正確;材料不能說明元朝福建地區社會經濟急劇衰退,A項錯誤;重農抑商政策松弛與材料信息無關,C項錯誤;材料沒有體現政府在瘟疫面前的應對與態度,D項錯誤。
2.【答案】C。解析:據題干可知,西漢政府對疫病患者進行隔離,“民疾疫者,舍空邸第,為置醫藥”;南齊時設立“六疾館”用以隔離病人;隋唐時設立“病坊”收治病人。說明救治機構的建立為防疫活動的開展提供了保障,C選項正確;西漢、南齊、隋唐,都是通過建立救治機構開展防疫活動,無法看出古代商品經濟的發展繁榮,A選項錯誤;只有隋唐時“一些寺院也收治病人”,不能說明我國古代防疫活動受到了外來宗教的援助,B選項錯誤;建立救治機構開展防疫活動與政治體制無關,D選項錯誤。
3.【答案】D。解析:亞歷山大身染疫病而亡,直接導致帝國瓦解,這說明疫病一定程度上會影響歷史發展進程,D正確;亞歷山大之后的政權和亞歷山大建立的帝國在社會制度方面有一致性,排除A;疫病對于政治制度、生產關系的影響在材料中并未體現,排除BC。
4.【答案】B。解析:南北朝時期出現用以隔離患病之人的“六疾館”,南宋地方官員為防范水災引發癘疫,興工清理溝渠等,說明了中國古代已出現從公共衛生角度對疫病防和治,B項正確;材料不能說明中國“最早”出現了專門機構來隔離病人,A項錯誤;疫情導致了社會政治經濟的巨大變動在材料中沒有體現,C項錯誤;材料不能說明中醫藥學具有豐富的臨床診療的經驗,D項錯誤。
5.【參考答案】
(1)變化:由通過迷信治疫到醫學防疫;由祈禱神靈到關注民生,減輕百姓負擔;由控疫到防疫;由經驗總結轉為醫學成果;防疫法制化;由國內防疫到吸收國外經驗。
(2)疫情防控是人類自古以來就面臨的重要任務;影響疫情防控的因素是多元的;應當采用科學手段抗疫;國際社會應當加強交流合作,共同抗疫;防控疫情要加強立法,提升應對疫情的防控意識;注重輿論宣傳,及時發布防控信息;注意協調防控與生產生活的矛盾;中國在抗擊新冠疫情上體現大國擔當和制度優勢;個人應增強衛生健康意識。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
11-23
10-28
10-28
08-25
08-25
12-25
12-24
12-24
12-24
12-24
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