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黨的十四大明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堅持這一改革方向,核心問題就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的作用,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眾所周知,市場調節具有缺陷,于是需要加強國家的宏觀調控。
在我國,宏觀調控的目標主要有促進經濟增長、增加就業、穩定物價、保持國際收支平衡,我們往往把它概括為“兩增一穩保平衡”,其中,促進經濟增長是宏觀調控最主要的目標。那如何才能拉動經濟增長?在日常的練習中發現同學們這一知識點有疑惑,現將其相關知識點梳理如下:
一、經濟增長
1.含義:一國一定時期內(一年)生產的產品和提供的勞務總量的擴大;
2.表現:GDP總量或人均量的增加。在我國GDP總量和人均量的數據國家統計局會在每年定時發布,去總結當年的經濟發展。比如據國家統計局官方網站消息,2月28日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初步核算,全年國內生產總值1015986億元,比上年增長2.3%。
3.國民經濟“三駕馬車”
拉動國民經濟“三駕馬車”是指投資、消費和出口。投資和消費合稱為內需,出口為外需。
4. 經濟增長的核算指標:主要是國內生產總值(GDP)和國民生產總值(GNP)。
(1)國內生產總值(GDP):指經濟社會(即一國或一地區)在一定時期內運用生產要素所生產的全部最終產品(物品和勞務)的市場價值。
①一國或一地區:地域概念→在哪里。比如“北京人在紐約賣烤鴨月入三萬”,GDP強調“在哪國”,題干中“在紐約”,“月入三萬”應該計入美國的GDP。
②一定時期:一年或一季度。
③生產的:二手產品不計入;不考慮買賣。比如“今年(2021年)小明在中介手中買了一套二手房,價值一百萬。”這個需要計入2021年的GDP嗎?--不需要,因為二手房當年建成時已經計算入當年的國內生產總值中,不能在今年重復計算,所以不能計入今年的GDP。如果這道題變小明在中介手中買了一套二手房,價值一百萬,其中支付給中介的一萬元 ,問這個一萬元需不需要計入2021年的GDP?--需要。這個是屬于當年的勞務價值。
④最終產品:最終流向消費者的產品,即不計入中間產品的價值。
比如我用10斤棉花織出來兩匹布,1匹賣給服裝廠生產衣服,1匹布直接在市場中銷售,問其中可以計入國內生產總值的是?
A.棉花+布+衣服 B. 棉花+布
C.衣服+1匹布 D. 衣服+兩匹布
在這兩個例子中,賣給服裝廠的1匹布就是中間產品,它還會服裝廠繼續加工生產出衣服,直接賣出的1匹布是最終產品,我們只需要將衣服+1匹布的市場價值計入生產總值即可。
⑤市場價值:在市場交易過程中。比如打掃衛生,如果你是給自家打掃,那就不需要計入當年的GDP,但如果你是作為家政人員幫人打掃衛生,這個時候你用自己的勞務交換了貨幣,是需要計入當年的GDP。
知識鏈接
綠色GDP是指名義GDP中扣除各種自然資本消耗之后,再經過環境調整的國內生產總值。
(2)國民生產總值(GNP):指一個國家或一個地區的常住居民在一定時期所擁有的生產要素所生產的全部最終產品(包括商品和服務)的市場價值。
①一國或一地區的常住居民:國民概念→哪國人。這里的“常住居民”大家只需要理解為國籍即可,也就是說在判斷國民生產總值時主要看的是“哪國人”。比如還是剛才那個例子“北京人在紐約賣烤鴨月入三萬”GNP強調“哪國人”,題干中是“北京人”屬于中國,“月入三萬”就需要計入中國的GNP。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
08-25
08-25
08-13
08-13
08-10
10-13
09-17
08-21
08-11
08-10
08-04